洪森这波操作真是把泰柬边境问题玩成了个人秀场。老爷子最近又是放录音又是爆猛料,活像东南亚政坛突然蹦出个跨界导演,剧本写得比泰剧还狗血。最新民调可把老底给掀了——七成泰国老百姓觉得他搁这儿夹带私货,六成直接盖章"信你个鬼"。边境线上士兵们还端着枪对峙呢,政客倒先在话筒前演上了,这荒诞剧谁看了不得摇头?
要说洪森老爷子这回的骚操作,那真是连环套。先甩出段泰国军方大佬骂街的录音,火药味还没散呢,转头就预告人家总理要换人。这时间卡得比网红直播带货还准,他信前脚刚因为冒犯君主罪吃官司,后脚柬埔寨媒体就硬把这事拗成"好心提醒"。泰国网友可不买账:"您老自家首相位子坐了38年不带挪窝的,倒操心起邻居家换不换沙发了?"更绝的是把佩通坦私人通话给抖落出来,这手法熟练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在柬埔寨开了家网红培训班,专教怎么蹭流量。
边境摩擦这本该是两国政府正儿八经谈判的事,硬是被搞成了村口大爷掐架。洪森嘴上喊着柬埔寨受欺负,手上小动作全冲着他信家族去。泰国老百姓眼睛雪亮,四成人觉得这就是在挑事儿,三成直接当笑话看。连柬埔寨自家《高棉时报》都急得直跳脚,非要给老板洗地说是"区域性关怀"。可民众心里跟明镜似的——录音门爆出来的那一刻,政治信誉就跟柬埔寨雨季的烂香蕉似的,看着还行,里头早馊了。
老爷子怕是忘了政治不是拍短视频。佩通坦支持率跌成个位数不假,可这波操作在泰国人眼里,活脱脱就是"隔壁老王翻墙管我家谁当户主"。民调数据啪啪打脸:超六成民众直接贴标签"不可信",七成认定他谋私利。要说玩火,洪森这把烧得那叫一个旺,几十年攒下的政治资本,眼瞅着就要在麦克风战争里烧成灰。有泰国网友神点评:"您要真这么会预言,咋不先算算自家大米今年够不够出口?"
边境问题掺和私货也就罢了,最迷的是对邻国内政指手画脚那劲儿。放全球哪个国家,外国政客对本国领导人更迭说三道四都是大忌。洪森倒好,不但说了,还说得跟天气预报似的精确到三个月内。泰国人心里那个膈应啊,就跟河南老乡听见安徽人教他们咋蒸馒头。政治信誉这玩意儿,建立起来得几十年,毁掉只要一条爆款录音。现在可好,柬埔寨前首相在泰国人民心里,彻底从"政坛老江湖"变成了"戏精本精"。
要说这场闹剧最讽刺的,莫过于枪口下的士兵和聚光灯下的政客形成的荒诞对比。柬泰边境上,两国军人还在为几亩争议田地剑拔弩张;金边和曼谷的政客们,却已经隔着媒体打起嘴炮。洪森这出"政治真人秀"演得越嗨,真正该解决的边境问题反而越推越远。有观察家一针见血:"老爷子的操作手册怕是拿错了,治国理政不是拍《溏心风暴》续集。"泰国网民更损:"建议下次直接开直播带货,卖柬埔寨香米时顺便预测泰国股市,收视率肯定比现在高。"
这场风波里最受伤的,其实是两国老百姓最基本的信任。边境村庄的老农才不管什么政治算计,他们就关心今年种的木薯能不能卖过边界。可政客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严肃的国与国关系,硬生生降维成家族恩怨式的互撕。洪森可能觉得自己在下一盘大棋,殊不知在普通民众眼里,这棋下得跟小孩弹玻璃珠没区别。泰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段子很能说明问题:"建议给洪森首相颁个'最佳跨界奖',从政治家到预言家再到八卦记者,角色切换比川剧变脸还溜。"
说到底,国家关系不是过家家。洪森这波操作短期看是赚了眼球,长远看亏的是柬埔寨的国家形象。政治不是比谁嗓门大,更不是比谁会爆料。真正高明的外交,该像老挝的糯米饭——不声不响却能把各方黏合在一起。现在可好,柬埔寨在区域外交餐桌上的形象,快被搞成泰国街头的凉拌青木瓜——酸辣够劲,就是吃完容易闹肚子。泰国学者说得在理:"当邻国首相开始兼职八卦周刊主编时,整个东南亚都得准备好降压药。"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诚利和配资-配资实盘开户-配资公司平台-专业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