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杨少华近日因劳累过度猝然离世,引发舆论哗然。前天上午,他被小儿子推着轮椅出席一家海鲜店的剪彩典礼,商演结束后又回去帮三儿子直播卖货,结果不幸在午后睡梦中辞世。消息传开后,公众一方面谴责杨少华的儿子们唯利是图的行为,另一方面却对杨少华本人大加赞美,称他为“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家”“资深相声大师”“相声泰斗”等言辞,实则言过其实,令人心生反感。
作为一名60年代出生、听相声长大的观众,我对杨少华本人并无恶感,亦尊重逝者,但基于他非正常死亡的特殊情况而过度美化其实不必也不合理。
首先,杨少华一生主要担当捧哏角色,始终难以脱颖而出。捧哏作为配角,本身就不占主角光环,在这一群体中他亦并不突出。媒体曾大肆宣传他“开创了蔫哏台风”,即以反应慢、跟随逗哏卖萌为特色,但这不过是其个人性格使然,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开宗立派大师”,此说不过是奉承过头。杨少华曾与马三立合作,虽名声大,但搭档时间极短且表现平平,他的慢反应几乎成了“听相声的”状态。此后与马三立之子马志明搭档不久便分道扬镳,后来与侯长喜、赵伟洲合作,同样未见成名之作。90年代中国相声新人辈出,经典作品层出不穷,杨少华与搭档赵伟洲的组合并未真正红过,只能说是“混饭吃”罢了。2010年以前,他基本默默无闻,所谓优秀作品在当时也不过平淡无奇。
展开剩余65%其次,杨少华“老而不服输”的精神是其名声提升的重要原因。进入21世纪后,他的搭档变成小儿子杨议。虽其父子相声并无惊艳表现,但70多岁仍坚守舞台,屡次冲击春晚舞台,终于在2018年春晚以“年迈卖萌”的蔫哏形象一炮而红,成为其艺术生涯的高光时刻。然而,观众记住的更多是他的高龄,而非艺术成就。杨少华甘愿甘当儿子绿叶,靠着争取春晚名额频频被媒体采访,甚至登上央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郭德纲的德云社异军突起,杨少华与儿子们公开为郭德纲助阵,赢得其粉丝的好感,德云社也有意无意地回馈支持,借助这一风口使杨少华得以被更多人关注。可无论如何,他在相声“四艺”(说学逗唱)方面并无过人之处,其“拜师门”亦备受争议。称其为“德高望重大师”“相声泰斗”实乃外行人的无知或刻意抬举,对相声艺术本身是一种亵渎。
第三,杨少华教子失当,其家风亦令人担忧。出身贫寒,杨少华为人老实,本分做人,获得贵人提携,但因能力有限,始终未能成就卓著,经济长期拮据,使其性格上显得较为吝啬,也影响了子女的价值观。其五个儿子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小儿子杨议,才艺平平,却自视甚高,行事举止难免“明星范”且不接地气。三儿子杨伦经营饭店,生意不佳时频频拉父亲站台,最为外界所知的是他拉着耄耋老父亲参与网络卖货。在杨少华生命最后的一个月里,父子俩几乎天天卖货,毫无顾忌地用杨少华的名人身份做宣传,手段低俗。
从他们的卖货视频中,不难看出杨少华自身修养及对子女的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儿子们从商业角度出发,网络卖货固然无可厚非,但身为高龄“艺术家”的杨少华竟然亦步亦趋,这显然缺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风范。如此行为反映出杨少华品格上的不足和教子无方。若他真是足以称为艺术家的,定不会羞于网络卖货;若他的儿子们稍具格局,也不会让94岁的老父亲坐轮椅出席剪彩。当天气温高达35摄氏度,体感更甚,现场视频中杨少华明显疲惫不堪,却无人顾及其状况,剪彩结束后三儿子又强拉他去直播卖淀粉肠,令人唏嘘。
总之,这家人明显为钱所驱,毫无节操可言。虽悼念杨少华、谈论其子女无可厚非,但请切莫过度美化他。其艺术水平平庸,做人境界低下,绝非社会所需的正能量典范。
发布于:福建省诚利和配资-配资实盘开户-配资公司平台-专业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