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历经多日跨场景、多维度的硬核比拼,11月5日,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初赛阶段落下帷幕。据了解,大赛初赛在线上与线下双模式展开,吸引全国150余支战队,围绕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具身智能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三大赛道展开角逐。

作为大赛首次设立的核心赛道之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的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率先于11月1日完成初赛角逐,以算法赋能智能,开启具身智能“大脑”与“小脑”的创新比拼。赛道分为“智源具身大脑大模型能力挑战赛”与“智源具身小脑模型能力突破挑战赛”两大核心方向,前者旨在推动具身大脑模型的迭代升级,以打造更高效、更精准、更聪明的具身“思考中枢”;后者旨在推动模型从算法层面的可行性走向物理世界的可用性,构建灵活可靠、可跨平台部署的具身“行动中枢”。
经由智源研究院提供的具身模型、数据采集平台、机器人本体、评测平台等全链路保障与专家团队从“方案完整性、创新性、可行性、复现性”等维度的严格评审,最终20支队伍晋级“大脑赛道”决赛,10支队伍晋级“小脑赛道”决赛,晋级名单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学、北航、北理工等顶尖学府及创新团队,他们将在11月的决赛中展开最终对决,为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注入新动能。
11月4日至5日,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具身智能学术前沿赛分别在中关村(海淀)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与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展开,形成“高难度突破+实用化探索”的差异化竞技布局。其中,11月4日,中关村(海淀)国际机器人产业园承接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的商用服务场景(自主)、工业制造场景(遥操作)、安全处置场景(遥操作)及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赛,主要聚焦高危、高复杂度场景的技术落地;11月5日,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则承担场景应用赛的工业制造场景(自主)、居家服务场景(自主)、家庭服务场景(遥操作)及具身智能学术前沿赛,主打民生服务与工业生产的实用化创新。
两大赛区均采用“PPT答辩+现场展示”的统一评审形式,由高校权威专家与知名投资机构共同组成评审团,从技术创新性、场景适配性、商业可行性等核心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既为参赛团队搭建了交流展示平台,也为决赛精准筛选出高水平队伍。

“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本次大赛初赛阶段最鲜明的亮点。150余支参赛战队中,既有灵心巧手、睿尔曼智能、灵御智能等企业带来的具身智能产品,也有清华、北航、中科院自动化所等顶尖院所的前沿技术探索,更有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队这样校企联合团队的跨领域创新方案。这种多元主体的同台竞技,不仅让赛事成为技术交流的平台,更加速了“技术—产品—场景”的转化闭环。
据了解,所有晋级团队将于11月17日至18日展开巅峰对决,决赛场地将按赛项搭建高度还原的真实场景,并设置专门的备赛调试区供团队赛前优化。最终获奖团队不仅能分享200万元奖金池,还可优先享受海淀的基金对接、人才服务、园区入驻等配套政策。11月19日,大赛颁奖典礼与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会同步举办,行业专家、投资机构与需求方将齐聚一堂,推动赛事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诚利和配资-配资实盘开户-配资公司平台-专业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