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美国科技巨头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扔出一枚“政治炸弹”,宣布成立新政党组织“美国党”,声称要代表80%中间选民的利益。 民调显示,65.4%的美国人支持这一想法,14%选民明确表态会投票,潜在支持率高达36%。
前一天刚与马斯克决裂的特朗普,紧急发文回应,态度罕见“卑微”,称“理解马斯克的成就”。 这场科技巨头与政坛领袖的博弈,彻底撕开了美国两党制的裂痕。
一、马斯克为何敢挑战美国两党制?
民怨沸腾的导火索
美国民众对两党恶斗的厌倦已到临界点。 民调显示,34%选民自称“无党派人士”,创历史新高。
马斯克瞄准这一群体,打出“中间派”旗号,承诺打破极左与极右的“绑架”。 他在声明中直言:“美国因浪费和贪污破产,我们需要新选择。 ”
与特朗普的“塑料兄弟情”破裂
两人曾联手拿下2024年大选,矛盾在“大而美”法案上爆发。 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直接冲击特斯拉业务(预计年损12亿美元)。 马斯克威胁“让支持法案的议员明年落选”,特朗普则反击:“马斯克想回南非?”
马斯克的“钞能力”底气
尽管美国第三党注册需跨越重重障碍(如加州需110万签名),马斯克已投入超2000万美元支持保守派候选人。 其社交媒体X拥有1.8亿用户,可快速动员舆论。
二、特朗普的“高情商”回应藏着什么算计?
紧急灭火的社交媒体长文
7月6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文称:“马斯克是天才商人,我们理念不同,目标一致,保护美国利益。 ”全文避谈矛盾,强调“合作可能”。 分析认为,此举是为避免共和党选民倒戈。
共和党的恐慌与威胁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警告:“要让马斯克成为无国之人! ”党内分歧明显。 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汤姆·蒂利斯公开支持马斯克:“我们需要新声音。 ”
民主党暗中观察
拜登团队私下评估:若“美国党”分流10%共和党选票,民主党有望夺回众议院。 白宫未公开评论,避免刺激中间选民。
三、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激烈交锋
商业巨头站队
马克·库班(达拉斯独行侠老板)承诺注资:“我们需要打破华盛顿僵局。 ”
斯卡拉穆奇(特朗普前幕僚长)加入顾问团,提供政治游说经验。
传统势力反扑
石油行业:美孚CEO致信马斯克:“新能源政策将摧毁美国就业。 ”
军工复合体:洛克希德·马丁股价上涨3%,因法案增加国防预算。
草根运动初现
X平台上,“支持美国党”话题下,18-35岁用户占比达62%。 得克萨斯州大学生组织线下集会,高呼:“我们要新选择! ”
四、潜在影响
选举制度面临挑战
美国“赢者通吃”制度对第三党极不友好。 专家指出,若“美国党”在摇摆州(如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获得15%选票,可能迫使两党调整策略。
政策议程或被搅局
马斯克主张:
财政保守:削减政府开支(目标1万亿美元)
科技优先:增加AI研发预算至5000亿美元
移民改革:取消“梦想生”计划,加强边境管控
国际关系波动
若“美国党”推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将冲击全球减排进程。 特斯拉欧洲工厂或受波及,股价已下跌7%。
五、现实困境
法律程序难题
需完成50州选民注册,加州最快需6个月。 若错过2026年中期选举报名窗口,计划将流产。
组织架构空白
缺乏基层竞选网络,需复制特斯拉“粉丝经济”模式。 政治动员与商业运营逻辑截然不同。
马斯克的耐心考验
其团队过去3年参与12场地方选举,仅1场胜出。 政治经验不足或成致命短板。
结语
马斯克的“政治实验”已点燃火药桶。 无论成败,这场冲击波将迫使美国重新审视两党制的合理性。
接下来,只需观察两个关键指标:2026年1月前能否完成全美注册,以及摇摆州选票分流是否超10%。 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
#图文打卡计划#
诚利和配资-配资实盘开户-配资公司平台-专业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