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位于吴家山街的网谷能源总部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这一聚焦绿色能源与科技创新的产业集聚区正式进入企业入驻倒计时阶段,为推动区域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明年3月启动精装修准备工作,直接为我们企业入驻‘抢’出宝贵时间!”在封顶仪式现场,入驻企业代表信心满满。武汉能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与武汉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临空分公司作为首批入驻企业代表,在现场与承建方武汉临空港能投置业有限公司现场签订了入驻协议,成为园区首批“合伙人”。
据悉,网谷能源总部项目位于吴家山街晋学路以北、雷达山路以东,项目占地20.54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园区内将建设3栋现代化产业办公楼,并配备了411个智慧地下车位,同步集成光伏发电、智慧充电桩等绿色基础设施,全面践行低碳建设理念。
从签约到开工,从建设到封顶,园区推进速度快、效率高。产业园负责人刘鸿明在接受采访时拿出一张“项目保障清单”,细数从启动到封顶的关键节点。“‘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招商’四同步推进,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高效协同与大力支持。”
吴家山街道经服办负责人介绍,建设初期,地块受树木、管线和房屋三大“拦路虎”影响开工。街道主动牵头,积极与区资建局、区行政审批局、区服投、临空投生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等部门、单位成立服务专班,全力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用地、项目审批等问题,高效完成各项审批与企业服务工作。
除了政府“保驾护航”,项目还依托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项目团队将服务窗口前移,在工地现场设立临时办公室,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空间解决方案。通过前期精准对接,产业园在目前土建阶段即完成功能用房定制化设计,例如综合能源站、研发中心、能源监测数据中心等特殊空间的结构预留和预埋,帮助企业高效利用空间并避免后期改造和二次施工增加成本。
“这一贴心服务预计可为入驻企业节省10万至50万元的二次改造成本,让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等核心环节。”刘鸿明表示,作为专业化总部基地,项目将吸引能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服务类企业集中入驻,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建清洁能源生态圈。
网谷能源总部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目前园区招商进展顺利,企业意向签约面积从200平方米到近11000平方米不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接过程中,人才公寓与酒店配套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需求。园区运营方灵活响应,主动扮演“红娘”角色,配套规划低碳主题酒店与人才公寓,实现“商务+生活”双配套,让商务接待更便捷、员工生活更舒心。
“用‘能源+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将这里打造成能干事、能留住人的产业家园!”目前,产业园还通过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基建、低碳产业生态、数字化控碳和全周期规划五大举措,在东西湖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园。明年交付后,可快速导入天然气、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资源,入驻企业还可共享市能源集团超100家战略合作伙伴资源,助力东西湖区实现向高端能源服务业的跃升。
项目名片
网谷能源总部产业园,是市能源集团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推动区域能源产业升级的标杆力作。项目以“智慧能源中枢·低碳创新高地”为核心定位,整体规划建设六大功能中心,包括城市天然气应急抢险&调度中心、新能源投资运营中心、智能能源产品研发中心、华中物资供应结算中心、能源设计建造中心以及综合能源示范中心。项目亮点如下:
建立合作机制。通过建立产业联盟、研发平台等方式,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主导并建设完善的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积极引进和培育相关优质企业,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选择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园区龙头企业。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
实施品牌推广。通过加强对园区企业的宣传和推广,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品牌效应的推广,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资源向园区集聚,进一步增强园区的产业吸附能力。
高效能源利用。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风光储充一体化及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供应系统,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建筑。
招商电话:魏经理 18907111133
【来源: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诚利和配资-配资实盘开户-配资公司平台-专业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